导航导航

首页  >   古城文化 > 小城故事

泉州大典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

QUANZHOU DADIAN LANDSCAPED GARDEN AND ANCIENT
CONSTRUCTION CO., LTD.

小城故事

2016-04-04

走街串巷(崇武讲古系列)之--西门街

    西门街,东西走向。西起西城门,东止于观音宫前西街口。街上居民姓氏很多,有邓(南阳)、汪(锦霞)、詹(佛耳)、陈(太丘)、郑(荥阳)、黄(紫云)、陈(南院)、李(陇西)、陈(颍川)、杨(四知)、林(九牧)、何(庐江)、吴(延陵)、连(东寮)、陈(福全)、哈(金山)、蒋(福全)、张(清河)、魏(鹤山)、陈(北溪)、蔡(济阳)等。街上民风古朴,奕代文化艺术医学等方面人才辈出,民间故事传说丰富,碑刻、奇石、水井、习俗等成为蔚然大观。 
    一、西门楼·传说·楹联·碑刻
    进入西城门,即可看到西门楼。
    《崇武所城志•门楼》载:“楼同城建,岁久倾坏。嘉靖四年八月,掌印徐公洪同朱公肜、祖公镜,钱公鼎会议,以西门路当往来之冲,无楼不成边防,劝捐重建,规模视昔尤壮。近里中鸠众修整,益加华丽。上祀关帝神像,下竖朱侯爱民御寇石碑。”
    西门楼与城同建,岁隔一百多年的1523年重建,后祀关帝爷于上。关帝爷灵神显赫,冥冥之中抑恶扬善,受人敬仰。
    崇武民间流传着《关帝爷出签劝少年》的故事。早年,崇武民间有年兜夜到敬奉关帝爷的宫宇过年的习俗。一年,几个好赌的少年,大年夜来到西门楼,说是要在此过年,实想在此赌一夜。他们已将麻将随带在身,只欠一张桌。当他们准备动用关帝爷的八仙桌时,其中有人建议,问问关帝爷是否愿意将桌借给。这少年在关帝爷神像前卜杯。卜来卜去,信杯翻“阴”翻“笑”,看来关帝爷是不借给桌子。可是,这几个少年不死心,还想通过抽签卜一下。其中一人动手,抽到第二十七签,签题是《江东得道》。签诗上写的是“世上万物皆有主,一粒一毫君莫取。英雄豪杰自天生,也须步步循规矩”。这群少年人领会了签诗内容,明白关帝爷再次不借给桌子,还劝戒他们不要赌博,都放弃了赌博的念头,也都老老实实地在西门楼的关帝爷神像前守个年兜夜。从此改了赌博的陋习。
    《崇武所城志•门楼》又载,“嘉靖二十四年(1545)八月,吏部郎李公恺来崇,登楼题曰:举酒浥南溟,谁将鸣琴歌舜日:登台瞻北斗,我当缙笏拜尧天。”这是一副对联。
    李恺题西门楼的对联与崇武所城抗倭御寇历史有直接的联系。崇武历史上无数次遭受倭寇侵扰,百姓不得安宁。关公宋代封为“义勇武安王”,明朝加封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”,尊为武圣。崇武建城后,祀武圣关公,以祈护城安民。
    李恺,惠安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授任广东番禹县令,升迁吏部尚书。1545年八月,李恺登上西门楼,眺望历经沧桑的古城堡,感慨万千,希望倭患早日平息。“尧天”“舜日”“举酒”“鸣琴”,不仅仅是李恺的个人愿望,更是崇武城百姓乃至天下百姓之所祈。隆庆三年(1569),戚继光坐镇崇武城,设中军台于莲花山上,率师歼敌,终于平息了持续200多年的东南沿海倭患,百姓遂得安宁。
    “西门路当往来之冲”,西门楼下的瓮城地形开阔,历代很多记载抗倭御寇的碑刻都立于此。其中有《崇武所朱侯爱民御寇碑记》、《重建捍寨记》碑刻。
    《崇武所朱侯爱民御寇碑记》载——
    嘉靖丙午春二月癸卯,海贼犯小兜海门,掠鱼商船,崇武朱千户肜,率兵入海捕获之,献俘于府。夏七月戊申,海巨贼李大用大寇我大岞、三峰、溪底、赤湖、凤洋诸村,肜追捕之,是暮贼退。忿不大肆。庚戌复合䑸大举,势甚锐。肜先与诸村约曰:“村父老子弟惧贼而逃,溃乱东西,见我兵不顾而合,尔命危矣。今须依我兵为命。”是日,肜步走沙中,执枪偕卒赴敌,力援诸村。村少长来归,恋朱侯如父母然。贼窥朱氏兵,捐器械登舟以去。是年,寇不为祸,民咸德色于朱肜,由是上其事于程太守。公请立保甲备,家置兵卫,发教师教之艺,约,“遇贼警,吾所城旗树,村之旗亦树,石炮交下死拒之,吾即救汝。”
    肜由是巡阅各村。或馈之鸡醑,一无所受,民益喜悦,数有人不鸠而集,共扶巨石为碑,填城西门。庞眉十辈造恺请曰:“数年以来,沿海土著奸宄时作,饥馑荐臻,加之科扰,党有不居之室,野多废作之园。吾三峰诸乡,海涯为族,离县则远,距所孔迩。崇武千籍,赖以戍边,实以保民。由来武职民兵异视,闭关谢寇,辄以密附之民而予之贼,惠岁几输饷,竟何所裨?朱侯者,军之师帅,我民之帡幪也。夫海寇三狮老、邓老、剪毛老,十八种为患于交、广、闽浙之间二十余年。壬寅七月,掠我诸村。甲辰,复掠我张坑。不有朱侯,海处者无噍类矣。且侯出谋以制变者四:收系党寇之军,以绝媒也;堙海徼之井,以去利也;筑石亭而瞭,以谨烽也;修治垣堞,以聚众也。而身先士卒,志在救民,法皆可书。吾诸乡不忍忘于中,公得无言乎?”
    兵法曰:“有必胜之将,无必胜之兵。”言将之系大矣。惠倚一朱千户,犹足为沿海之轻重,国家能得如侯数辈,布列澳隘,寇必襄熄,而民或少缓。侯抚兵之长,而民曰父母。父母云,碑在武臣,惠之长民者,保赤子之心,不油然生乎?方今北虏鸣镝,朔方绎骚,朱侯局于地,末有能荐之者,而俾之尽究其用,余为之叙,而为吾民感慨者至深!
    侯名肜,字嘉豫,精骑射,读书知大义。
    嘉靖丙午秋七月,赐进士出身、中宪大夫、湖广按察司兵备副使、前吏部稽勋司郎中,邑人李恺撰。(嘉靖丙午1546年)
    李恺撰写的《崇武所朱侯爱民御寇碑记》记载了千户朱肜“爱民”与“御寇”的事迹。
    《重建捍寨记》载——
    崇江在惠之南峤,自洪武筑城以备倭夷,置守御千户所,召军士隶于屯营,其间居民庐舍杂处,崇墉短堞,枕盻洪涛,盖天堑百二之胜也。倭缘是不敢窥边者垂二百余年。承平既久,衅孽渐萌。顷岁,漳、潮之玩宪不逞者,闢易竄倭岛中,诱致其国之人浮舟楫入寇。方庚申夏,署篆者失备,倭乘雨夜,夤缘攀堞,城为之一陷。
    说者谓大岞捍寨,昔人屯兵之所,于地理有关,实崇武之藩篱也,藩篱撤去,庭户势能不溃危乎?于是千户侯朱紫贵,图修复之计,上其议于兵备道万公。既获允,遂捐己俸,不足者,军民敛余缗助之。迺寻厥旧址,审厥面势,增厥式廓,鸠工贞度,荷土垒石,登登陾陾,版锸具举,众不告劳。以辛酉岁(1441年)正月初三日甲子经始,越五月十八日乃竣事。
    内为官厂,罩所谓贼石于其中,周垣四十丈,雉堞凡若干堵。登台远眺,则风帆上下,了然在目。入崇武城而东望之,隐然荷叶之状。以察贼艘,以镇风声,而崇江百二之胜,于是乎复完矣。
    先是,城之未破也,贼舟出没于张坑、小岞之港,所在患之。侯乘兵舸一鼓而获三十余俘,以献海道邵公。戊午守獭窟澳贼,由莆阳攻惠安,侯领兵人援,登城督战,斩贼首掷于城下,贼解围而去。士大夫制彩缯赠之,题曰"保障奇勋"。比陷崇武之日,侯躬冒死战,右臂创甚,而气弗衰也。赴兵备道请兵克复;置毒井中,贼多中药以毙;用间谍得其机密,贼谋夜袭惠安,数次俱被驰报,不果发。及克服崇武,军士逃亡山谷中,侯为之请给月粮,还定安集,甚加意焉。又为之请官帑百金,修葺雉堞之圮毁者,不费军士一钱。兵荒之后,厉气暴作,令之设斋醮,秉虔露祷,为之请命于帝,病者起,绝者苏,死者得瞑目矣。至是,捍寨落成,人益感之,谋勒石以遗不朽,属予转粤藩,归自京师,崇江之父老来谒予求记,因具述侯之功阅以告。
子闻之,天险不可升,地险山川邱陵是也。夫人才为干城保障,其障其险,非特山川邱陵比也。地理之说,堪舆家言,儒者不道也。王命南仲城彼朔方,夫宣王之御朔方,岂专恃城?文武吉甫之宪,显允方叔之猷,布列于屏翰,所以壮干城者深矣!方今寇贼奸宄,国家思得良将以讨平之。迹所闻,侯入援惠安,有体国之忠焉;斩俘献馘,有敌忾之勇焉;置毒设间,有沉机之智焉;抚定给粮,有恤士之惠焉;修齐禳厉,有保民之诚焉。循此五物,而勉修不怠,可以投鞭断流,标注纪烈,荡涤海外之妖氛,而子孙带砺之盟与国无极,即吉甫、方叔,不多让矣。兹所谓人险者。而区区大岞寨之胜,足多乎哉。
    侯名紫贵,字思让,余早岁之同邑庠友也。尝缮儒业,尤精于武经、将传诸书。宁不乐余之说,而思自激昂张大乎!是为记。
   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八月,赐进士第、朝议大夫、广东布政使司右参议、前尚宝司丞,邑人庄应祯撰。(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)
    透过这两方曾经竖立于西门瓮城内的碑刻,人们可以了解崇武城的沧桑历史,了解崇武所城军民抗倭御寇的英雄历史,还可以了解抗击外敌的戚继光、钱储、王铁、朱肜、朱紫贵等诸多英雄人物。
    二、郑氏祖厝• 八闽琴师郑半村•南音艺人“阿老先”
    西门内北侧土名“砧皮”有郑氏祖厝建筑群。该祖厝始建于明代,公元二零一四年春节前重修竣工。郑氏祖厝,三面廊庑。就在大门榻寿墙面安装《八闽琴师郑半村》和《郑成功收复台湾》青石浮雕。
    崇武城郑氏分居地,有城南门内土名“糖仔”,有张府宅东北方牲底埔前的土名“臭腥”,有西街土名“砧皮”。今西城外有居西华街早年从城北外港墘西堡迁来的郑氏(俗称“西堡郑”),还有近年从外地迁入崇武的郑氏人家。大家以“砧皮”郑氏祖厝为宗祠,并将先人神主牌移入“砧皮”祖厝。二零一四年三月,“崇武郑氏宗亲联谊会”成立,会址就设在“砧皮”祖厝。二零一四年六月,郑氏族人根据《惠安县文物史迹•古建筑•祖厝宗祠•莲西郑氏祖厝》,由惠安县郑氏宗亲联谊会在“砧皮”祖厝立碑。
    郑氏先人中有崇武所城明代艺术家,誉称“八闽琴师”的郑半村。2014年6月,惠安县郑氏宗亲联谊会,在南门街上“臭鯹”郑氏古厝立“明代崇武所城双绝•八闽琴师郑佑故居”石碑。在郑佑故居的厅堂上,还可以看到一把老旧的琵琶。
    《崇武所城志•府志明朝艺术•郑祐》载:郑祐,字半村,善鼓琴。闻粤东寡妇善“孤舟操”,重茧至粤,赁屋比邻月余,得闻其音,按节谱之,以归。后游金陵,尝于月夜楼头挥絃再鼓,名妓马湘兰素解律,窃诣听之,忽止不弹,曰:“有郑卫声,何也?”湘兰再拜乞授操,终以教坊人为嫌,不传也。即归家居,晨起抚琴……
    《崇武所名人•明朝》又载:郑佑,号半春(村)。性好琴,以未尽其术,挈数百金,遨游四方,以求绝响。后遂以琴名天下,师事日众。
    郑佑一生酷爱琴艺,广交琴友,经过刻苦努力地钻研,终成大师。他既能谱曲,又能弹奏、演唱。他为南音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,做出巨大的贡献。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,并收入《八闽文化经典故事》,在《中国华文教育网》传播。
    南曲有《四时八节》、《梅花操》、《八骏马》和《百鸟归巢》四大名曲。四大名曲的初创者是谁,已经无法考究了。可是,它们的整理者,熟悉南音的人都知道,是明代受人尊称为“八闽琴师”的郑佑。(中国华文教育网——《八闽文化经典故事》•作者李晓洁)
    “砧皮”郑氏祖厝西侧,有座詹氏古厝。清朝光绪年间,詹氏出了一名教授南音的先生一一民间尊称“阿老先”。
    “阿老先”姓詹名大鹏,清光绪十二年(1886)生,1976年辞世,享年91岁。顺治十二年(1655),清政府实行海禁,崇武城百姓外迁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4)解除海禁,百姓返城。以后的一百年间,崇武城百姓安居乐业,崇文习武学艺成风。城中不乏弹琴晿曲者。詹大鹏从小酷爱南音,十多岁到设在崇武港畔"店仔口"的南音馆拜师学艺。詹大鹏从小没读多少书,但是对曲艺的理解能力特别强,接受特别快,深得师傅的赞赏。詹大鹏连续多年勤奋学习,掌握了琵琶的弹奏方法,熟记南音曲谱和指法,演奏乐器技巧娴熟。
    詹大鹏二十来岁时,在自家阁楼设馆授徒,吸引崇武城内一批年轻人前来学习。 詹大鹏致力于南音曲艺的教授和传播,除了在崇武还到外地设馆。张坂后边村、同安、马巷、集美等地都有“阿老先”的南音馆。特别是集美的南音馆应陈家庚邀请开设,因此陈家庚也得到过“阿老先”授艺。“阿老先”声名远播,求艺者络绎不绝。
    “阿老先”的徒弟中龚宝、洪(仔)炳、何鹄、张文章……等人,后来成为崇武地区南音曲艺推广的中坚力量,并且直接影响着崇武地区乃至惠安县的曲艺活动。之后,崇武地区民间的传统节日和庙会,都有弦友的南音演唱和曲艺弹奏。古城西门历来为交通要道,人来人往,川流不息。此处与"阿老先"的南音馆址仅一巷之隔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吋间,西门楼成了崇武文工团排演节目的场所,也是崇武南音社弦友切磋技艺的地方。夜暮时分、渔闲时间、节日期间,弦友闲情逸致,箫声琴韵悠扬。更有为了做好统一祖国宣传,崇武南音社根据南音曲牌填写新词的南曲《解放台湾》等,进行演唱。“阿老先”的徒弟何鹄,后来成为惠安县高甲剧团器乐组组长。现在,成立多年的崇武南南研究社已经在全镇各村开设培训班,学员中有老年人、青壮年人及少年儿童,其中不乏新秀,还晋京参加节目录制。
    何鹄在随“阿老先”学艺期间,帮助师傅抄写整理了全部南音指谱。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连同“阿老先”珍爱的各种乐器,在文革期间全部化为烣尽。
    南音,在清朝的崇武城十分流行,以至不分职业,很多人喜爱。
    《崇武所城志•清朝艺术》载:“何涯海,小名会观。擅歌曲、工洞箫……相国张瑞图家有善琴者,原延来惠,从之三年,一日,于葡萄架上釆花,闻操‘高山流水’心旷神怡,即欲飞下。晚移居县城,设药室,挂一琴于壁上,安一局于榻。客至或与对奕,或与弹絃,随兴所至,家之有无不计也。郡绅黄志美聘居于家,提督侯张云翼、方伯黄元骥,敦请为鼓一曲。问以巜塞上鸿」……云翼厚赠之归……”
    三、黄氏祖厝•诗书画三绝黄吾野
    西门街中段北侧有座莲花山。莲花山南畔有座古大厝,住着黄氏人家,人称“山头黄”。黄氏古厝依山建造,座北朝南,大门临街。“山头黄”灯号“紫云”,对面是西门街的南侧,也有一座黄氏古厝。南侧的黄氏人家,人称“文献黄氏”。“ 文献黄氏”古厝所在地,明代称“麦埕”,今叫“黄厝埕”。明代被称为“诗书画三绝”的黄吾野出生在这里。
    《崇武所城志•崇武所名人(明朝)》载——
    黄克晦(1524一11590),字孔昭,号吾野。少从父客永春。出语辄成韵,长益嗜吟咏。从积书家借其麓,揣摩古今,摹钟、王书法,倣顾、陆墨迹,闭户十年,诗遂大工。与遵岩王公、仪廷黄公、咫亭詹公、桃陵颜公,结社分韵。
    庚申,崇遭倭难,从居晋江。遂出武夷,泛彭、蠡,登嵩、衡、泰、岱,历齐、晋、吴、楚、燕、赵,纵观黄河大江。时焦倚园、冯共区、李于鳞、徐子舆、吴明卿、楚黄二耿,琅琊二王,皆以诗文名世。一见其诗,辄读辄击节曰:“山有武夷,人有孔昭!”自是孔昭诗名闻于天下,而不识者,世群鄙之。绥宁王仲佛益王潢南玄纁礼聘,以诗章赠答,奚囊句满矣。终无心圭组,念萱堂日暮,归故里,寻旧社因广大禧于紫云寺。未几母卒,适罗浮叶炯齐来令惠邑,以诗见重,为卜葬地于洛阳苏山下,政名曰高风山,镌之石,复铭其墓。仕闽者若都宪、藩皋而下,皆促膝问奇,泛舟唱和,忘其为子民也。……
    平生所著有《匡庐唱和》、《游西山唱和》、《金陵北平游稿》、《楚稿齐录》、《观风迭唱》诸篇。评者谓其诗如人幽林长薄,皆世所有,而蔚然蓊翳,遂觉老苍。历下琅琊所称卢子明谢茂秦未能或先。所写山水,笔力遒劲,苍然不俗。题跋、书、字并称三绝。修史者传公于《一统志》、《八闽通志》、《清源文献》、《泉州府志》。岁壬辰回䘵为灾,诗草烧焚几尽,黄太傅恐其久益散失,收其存者刻之于山东公署,今藏于家。闽绅士景慕不已,相公祀公于省会之乌石山,题曰"高贤"。春秋享祀。
    《崇武文库•民间文学集成卷》中收录《黄吾野的传说》十一篇,内容大多表现黄吾野画的“真”与“神”。本地俗语“后洋菜头崇武种”与地名“虎仔石坂”,皆因黄吾野作画而来。
    四、一代名医涂去病
    就在黄吾野出生地“黄厝埕”西侧,有一户世代行医的涂氏人家。涂氏医生中涂去病先生被誉为“一代名医”。涂去病,人如其名,从事医学、治病救人,闻名遐迩。惠安县中医院原院长涂钟馨是涂去病的孙子,其撰文介绍祖父涂去病——涂去病(1900一1955),字希恒,又字希范。其父涂少房,因救治时疫病成绩显,绪清光绪丁酉年(1897)受当地政府表彰。福建布政使赠与“仙手佛心”大匾额。可惜在救治时疫中被传染身亡。其时,先生尚在母腹。其兄涂秉春只有13岁。在兄长抚育下,先生10岁开始学医,并时常随兄临床诊病。他天资颖慧,强记且善悟,进步极快。16岁时,兄秉春也因救疫去世。先生开始正式从事医学临床实践。先生临床早,成名也早。年方30岁,医名就传诵于闽南,应诊足迹遍于泉州、晋江、漳州、厦门等地。海外侨胞闻其名专程回国就医者络绎不绝。
    先生医学宗尚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,对张仲景学说研究尤深。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不但能背诵原文,连注脚都一字不漏。长期的理论探索结合临床实践,使其形成抓主症、药专量大的独特诊疗风格。处方一剂仅用三、四味中药,而大黄四两,麻黄八钱,附子一两,则司空见惯。且喜用张仲景经方。尤擅攻下法,峻泻方剂大承气汤,尝让患者连服五十余剂,竟能不损伤患者而治愈疾病。此乃先生善抓主症,胆识过人的原故。其他如砒霜、蜘蛛、马粪、鸡屎、近阴裤裩等极毒极脏的东西也常采用入处方中,又皆应心得效,堪称医林一代怪杰。他治疗内科、妇科疑难杂症和危重急症,有前人所未发的独到之处。他精于脉学,诊察疾病又很周详。治疑难怪症往往苦思良久,甚至终日,才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,但一经决定,处方甚坚决。预言患者愈期或死期,无不应验。真是“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”。
    旧社会鼠疫、霍乱流行猖獗,常致满门连及街巷邻里皆相染易。时有合家丧命,收尸无人,号哭之声相闻,为害之烈,惨不忍睹。先生目击此况,大为痛心,决意遵循“善须救人,孝必继志”之家训,继承父兄未竟之业,投身救疫。乃与城中有识之士共倡义诊施药之举。募资置药,于西城门楼建立义诊施药处。先生带头义诊,又考虑时疫病变在顷刻之间,往往药煎未成而患者已毙,因此献出解毒活血汤,地浆(赤土水)、加味甘露消毒丹等家传治疫验方。根据疫情变化,每日浓煎大锅药汤备用,有感染者,其家人到西城门楼取药汤速灌之。尔后,又将治疫验方解毒活血汤编成歌诀,详列主治药物、剂量及加减法,由晋江中医公会(总会设泉州)印发,广泛散发宣传,做到各会员及药铺司药人人皆知,病家可免求医生处方而直接到药铺购药,亦可到泉州花桥善举公所施药局免费取药。于是挽救患者不计其数,先生功实不可低估。
    二十年代某年夏天,惠安著匪汪柴水患急病,多次托人聘请先生往诊,均被拒绝,汪怨恨殊深。不久,先生出诊晋江,归途中被汪的部下挟持。先生诊汪病时,已识其系真寒假热症。但见会诊时有医生三十余人,均系汪四处罗至,已软禁于山中多日,因汪病情险危,不放一人返家。先生鉴此,心中暗自筹谋一策,沉吟不语。汪急询诊治方案,先生曰:“吾胸中已有一方,药虽仅五味,然此方不凡,凡镇之以银元五百不可也。”汪闻言,虽怒而不形于色,出银如数以为诊费。先生又曰:“诸位先生来此已久,不但家中挂念,病家也盼望。吾愿独肩其任,请送诸位先生返乡。”汪无可奈何亦答应,先生乃将银元分送各位医生作路费。医生们甚为感激,多热泪盈眶,反而担心先生安危。先生笑曰:“诸位放心,后会有期。”当即与汪的部下送医生们至交通大道,先生才随汪的部下回山。遂处以附子理中汤,果然仅五味草药,剂量却颇大,嘱煎成冷服。盛夏开热药,服法又新奇,岂料汪服后竟然逐渐好转,十余日痊愈,才放先生返乡。先生傲骨棱棱,视著匪如小儿:于危境中拯救同道脱险,置个人生死于度外,表现出侠义肝胆,遂为医林佳话。
    “性格豪爽,待人垣诚”是先生生前友好和门生对他的印象。与同道交流学术经验和对门生传授医术时,他从不保留。对门徒要求甚严格,但爱之如子侄。门生林菊初、刘清渊、李法文均成为福建省名老中医。
    1954年,先生出席福建省首届中医代表大会,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。参加学术讨论吋,见解新颖精辟,很多同行深为叹服。会议期间,省卫生厅組织与会的八位名医为一位领导干部会诊。先生对该病症持有独特见解,因而独肩其任。患者服药后霍然而愈。这次榕城之行,先生载誉而归。
    1985年,福建省振兴中医大会设展览馆,展出福建省开疆以来的历代名医和当代名医百余人。其中展出先生画像,并专文介绍其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。
    涂去病长达四十年的医疗生涯,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财富。他的手稿中一部分由其孙涂钟馨整理成《涂去病医案》、《涂去病医学经验点滴》等文发表于医学刊物,传播甚广。
    五、奇石“虎石”•地名“饲虎埔”•婚俗“花轿不过虎门”。
    “砧皮”东边“山头黄”崎下,临街有处奇石,状如老虎,人称虎石。虎头踞在街道上,虎尾巴藏在北侧“太邱(丘)”陈氏大厝前落东侧下房里。虎石东西两边的街道也称“虎石街”。
虎石街南畔有处与虎有关的地名“饲虎埔”。它的由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。
    据传,很早以前崇武半岛是个荒芜之地,不知何时从外地迁来一户人家,就住在莲花山西南坡避风的地方。一天夜里,这家的男孩突然嚎哭不止,吵得全家人不得安宁。孩子的母亲先还耐心哄他,拿好吃的给他。可是孩子不但继续哭闹,还把给的东西全扔掉。母亲实在忍不住,就訇他说:“再哭就把你丢到门外饲虎!”孩子不懂虎是什么样子,当然不会害怕,哭得更厉害,还在地上乱滚。母亲气极了,就真的打开房门把孩子拖到屋外。孩子还是哭个不停,她就把门掩上。过一会哭声没了,母亲才开门出来,可是孩子已不见,房前屋后四处寻找呼叫也没有回音。这个全家都急死了,忙燃起火把到处寻找,闹了一夜却连个人影也没见到。天亮后,有人在莲花山上莲花洞外一块大岩石旁边发现了这个孩子的脑袋,就认为真是被虎吃了。
莲花山既不高峻,又没有树林,全是奇形怪状的岩石,哪来的老虎?于是人们就认为“虎石”是会吃人的老虎精。
    崇武人的婚礼习俗中有个奇特忌避,就是“花轿不过虎门”。早年,崇武人的迎亲仪式,新娘乘坐雕花大轿,让人抬进新郎家。迎亲的队伍都走热闹街道,可是由于虎石被人们认为是“虎门”,新娘不能送入虎门,所以要绕道而行。如果新郎家在虎石街不可避开者,则会事先在虎石前置两片猪肉,意为塞住虎口,并用红桌裙罩住虎石。
    “饲虎埔”的传说与“花轿不过虎门”婚俗,已经流传很久。汪芳、骆俊明等人曾撰文发布。
    六、东光图书馆•海风报
    西门街虎石正对面原先是民国时期的“东光图书馆”。说到“东光图书馆”还得从“海风社”说起。
    民国二十三年(1934)冬,崇武一些在厦门集美泉州等地工作的教师以及就读于上海、厦门的大学生放寒假回乡,召集当地一部分知识青年,聚会在崇武公立小学(即现在的崇武中心小学)讨论研究,组织了“海风社”同人团体,并筹备出版《海风》杂志。“海风社”会员有张辉煌、陈槐三、陈振福、林眉山、詹侨、陈铨、邓腾裕、张莹、陈骏、张述、张国琛、张培生、张文、蔡受谦。“海风社”同仁关注崇武文化教育事业,倡导设立供各界人士和青少年阅读书报的场所。1935年4月15日,“东光图书报社”正式开幕。《崇武镇志•卷四•文化篇•图书阅览》载:“社址设西城门内虎石街南侧旧当铺房屋,先借用后买断。”1935年4月30日出版的《海风》杂志,登文《东光阅书报社开幕,参观者为数颇众》报道称:“崇武位处海隅,一般人士,对于国际形势,与夫国内各地文化事业之进展如何境地,诸多隔膜,是以莲光社社员汪振德、黄开钦、余培勋、邓弈钦、刘甄拔、余典生、戴省三、张主和、林琴悬、张岁星、张赞平、魏少鹤、郑金塔、汪佛顺、张国钦诸人,有鉴及此,爰特发起组织东光阅报社,搜集全国各埠书籍,不下数百种,并长期订有泉、厦、漳、沪报纸俾供各界参阅,诚造福桑梓之一表现也,筹备只一月余,业于本月十五日正式开幕,是日参观人士,为数甚众,门庭拥挤若市,一般吾崇人士,莫不啧啧称赞该社堪称为闽南设备颇完善之阅书报社云,又据闻该社人士,将进一步附设一儿童图书馆,业已着手筹备,赶速成立,以供儿童之紧迫需要,若然,未始非儿童之福音,为吾崇放一异彩也。”同年10月30日出版的「海风」杂志又以「东光图书増加」报道:“东光阅书报社,自开办以来,进行不遗余力……儿童图书,尤为注重。此次添购高□朋友文库二百册。初中学生文库三百册。两部须六十余元,于学生读物,殊……助焉。”《崇武镇志》载,“民国二十三年(1934)12月,驻泉水省防军混成旅团长陈佩玉来崇武,赠送时新的「万有文库」2000册。馆藏十分丰富,藏书达5000多册。”这就是崇武图书馆的前身一一民间自发筹办的“图书馆”。
    民国廿九年(1940)秋由地方成立董事会接办,改称“崇武图书馆”。馆舍面积扩大,分设阅报室、阅杂志室:儿童阅览室及藏书室,藏书増至近万册。此外还设有娱乐厅及展览厅,展出文献、文物资料。《崇武镇志》又载,“崇武有报纸刊物传入开始于创办东光阅书报社时。时有厦门日报赠送一份,另有旅厦乡人购买数种杂志赠送。此后逐渐有报纸通过邮政代办所发行,主要为《福建日报》,厦门的《江声报》,泉州的《泉州日报》,惠安的《海滨日报》,但数量极少,阅报多应到图书馆
新中国成立后,1951年初惠安县人民政府接收崇武图书馆,改名为“崇武文化站阅览室”。其后,先后负责管理的人员有:陈俊添、丁荣辉、张国水、陈镇钦、王文来、詹侨、陈长通等人。做为崇武人的文化活动场所,开放书报阅读(含出借),内设乒乓球桌、象棋桌,供民众训练技艺,还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,如乒乓球比赛、中国象棋比赛、猜谜语等,为崇武镇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还针对崇武特点,开展特色活动。其中,针对日本侵略中的罪证,设置展览馆。展览中有日本遗留的炸弹、鱼雷等实物和其他图片;针对海洋文化和渔区特点,将渔民捞起的鲸鱼骨陈列展览。1980年,迁建于水关外文化广场。2005年改崇武文化站为崇武镇文化中心站,场所、设施、藏书、活动等诸多方面,都大大超过原先的“东光图书馆”。现在,崇武镇文化站辖下群众性文化体育团体很多,涉及文学(诗歌、楹联)、棋艺、球类、歌舞曲艺、海泳、灯谜、花卉、太极拳、自行车运动等诸多方面。
    七、广泽尊王宫
    沿东光图书馆往东五十米,北侧临街有座小宫宇——广泽尊王宫,崇武人又称圣王公宫。 宫奉祀闽南民间人物神郭圣王。
    据传,广泽尊王俗名郭忠福,五代后唐同光初年(923)出生于泉州安溪金谷清溪村,居住南安县郭山之麓,以孝闻名。16岁时牵牛登山,在诗山凤山寺古址,盘膝于绝顶古藤上升化。里人感其孝而建庙祀之。
    别看这宫宇小到不足20平方米,可是,奉祀的神并非一般。再说,神要是灵显,并不在乎宫宇的大或小。
    郭忠福登仙成神后,行仁赐福,兴威助战,有求必应,神功显赫。自宋至清,获历朝敕封。广泽尊王历代封爵:一、南宋高宗绍兴年间,里人吴德奉尊王香火入京,适值皇宫起火,尊王显灵挥以白旗,忽下倾盆大雨,将火熄灭,故敕封“威镇广泽侯”赐庙额曰:“威镇庙”。二、南宋宁宗庆元年间,贼寇逼境,里民欲逃,问卜尊王不允,忽然大雨骤至,溪水暴涨,贼寇不能渡,尊王著白衣,乘白马诱贼,使其溺死,余贼遁之,四境护安,故加封“忠应孚惠”四字,累封“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侯”。三、南宋理宗开庆元年,皇太后患疾。宋皇遍请名医,均告罔效,尊王显灵为之治愈,故加封“威武英烈广泽尊王”,累封“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”。四、清朝穆宗同治九年,以尊王神灵赫濯、息逆乱、沛甘霖、祛瘟疫,故加封“保安”二字,敕赐祭莹。累封“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”。
    西门街上的“广泽尊王”宫,厅堂两侧壁面安装二十四幅黑石影雕。影雕作品内容反映郭忠福生前及其升化后的显赫神迹。分别为:圣王出世、清溪牧羊、相依为命、风水之说、什么人道、喜得宝地、依计……、辞工返里、栖身郭山、坐化为神、投胎出世、封茔祭祖、佛前许愿、溪边定聘、共结天盟、翡婿斗法、太子金身、皇宫显灵、抗倭保民、治病救世、十五听香、海外显灵、万代封侯……
    “广泽尊王”宫主要敬祀日是农历八月廿二日广泽尊王升化日。
    “广泽尊王”宫在崇武城内有两处,另一处在北城门内后埔。这两处“广泽尊王”宫所处的位置,系明代戍军第七伍和第九伍营房驻地。可以推断"广泽尊王"宫始建于明初。其时自泉州各县三丁抽一来崇戍守抗倭,洪武二十年(1387)建城置千户所,戍军遂为定制,随带家眷定居。郭圣王做为闽南民间人物神,也就由当年戍军眷属从家乡南安凤山寺分香而来,初为家庭神,因神灵显赫为邻近居民共祀。宫虽小但历来香火十分旺盛。
    西门宫殿前小拜亭石柱镌联曰:广济莲城民资保障;泽沾海国潮庆安澜。大门楹联:龙从天柱来王庙;山对白云动孝思。
    闽南人有男孩十六岁时,举行"成丁"(即成年)仪式。相传与郭圣王有关。人们认为郭忠福十六岁时升化成神,之前他还是个孩童,可是他能孝敬父母,言行作为都是成年人的榜样。因此,世人都会在男孩十六岁时,举行"成人"仪式,希望郭圣王赐予男童智慧和才能。
    在“成年”仪式中必须焚燎“七娘妈亭”。“七娘妈亭”釆用篾条扎成框架,糊上五色纸,制成两层亭子形状,并在适当位置安装"七娘妈"。所谓"七娘妈",是釆用黑色粘土做成人的头部形状,上涂白色绘出五官之鼻眼眉嘴耳,然后配上纸质服饰,一共七位。
    无独有偶,西门街“广泽尊王”宫边上有户“北溪”陈氏家族,世代擅长制作“七娘妈亭”。现在,西门街上能制作“七娘妈亭”的人家还有两户,一户“南院”陈氏,一户“福全”蒋氏。这种现象,是否可以认为“广泽尊王”赐予西街人谋生的机缘。
    八、古代水井
    西门街上保存着几口古代水井,它们各具特点,透过它们可以了解崇武城水井文化之一斑。
    (一)、“掘着地嬷厝角头”的井。西城内南侧十米处,有口水井。井栏由四块约一米见方的大石块拼成。井腹宽大,由条形岩石拼成正六边形。井口到井底深度很大,是崇武城采用人工挖掘的水井中深度最大的水井。
传说,明嘉靖年间,崇武城西门内住着一户富翁,做生意发了大财。为了便利周围居民生活用水,就在自家边上开一口井。他顾用师傅,择日动工。连续掘了很多天,已经掘得很深了,还没见有泉水。这天,师傅下井継续挖掘。突然听见一个女孩子的声音:“阿嬷啊,阿嬷啊,有人在掘咱的厝角头了。”接着又听见一个老妇人的声说:“师傅,师傅你真肴,不可掘阮的厝角头。”那师傅大惊,赶紧收拾工具,坐入吊篮,让井上的人把他提上来。
师傅把发生的情况对大家叙述。一位老人忙说:“这是掘着地嬷的厝顶了,赶紧把土再填下去。”众人真的动手填土,可是没多久,却听到井底有水声,原来是泉水涌出来了。
这口井泉水不大也不小,即使是大枯旱天,泉水源源不断,不曾枯涸。
    (二)、买地造井。西城门向东约五十米南侧,是刘氏(彭城)古大厝。刘氏大厝座北朝南,背面临街。刘氏古大厝门牌编号“打鼓巷2号”,大门前左侧墙壁上镌着一块凿字碑石。碑文如下:“乾隆辛未年(1811)荔月刘经邦兄弟买地自造井一个记。”在碑石附近有口水井,井腹呈正六边形,泉水不断。
凿井取水在古代对崇武人的生活生产是不可忽视的。生产生活不能没有泉水。明代军伍营房所在地均有凿井。《崇武所城志• 山水•井泉》载,“宋时置小兜寨,已凿有井……其余在……者,乃江夏侯筑城后新凿”。顺治十二年(1655),清政府实行海禁,居民外迁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4)解除海禁后,崇武所城居民增多,水井数量自然増多。然而,住宅密集,人多地稀,就连凿井的地方都难找,于是,刘氏兄弟花钱买地造井。可见,水井对于每家每户是何等的重要一一正所谓“水是生命之源”,尤其是海岬弹丸之地。
    (三)、大崎下双井埪。“广泽尊王”宫居莲花山南侧。依山势,西门街街道中部隆起,以 “广泽尊王”宫为最高处,东西两侧缓坡。西门街东段落差较大,中部有石筑九级台阶,俗称“九层崎”,也称“大崎”。“大崎”下南侧临街,有座蒋氏(福全)大厝。蒋氏大厝凹梼紧辈大门左侧造井一口。该井设有两个连体井栏,民间称“双井埪”(即两个井孔)。
大崎下井的位置及井栏设置,有它的特殊性。首先,就山势水势走向,正好在其位置才有泉眼。其次,为了方便周围居民取水,在井口设两个井栏,增加井口利用效率。其三,可能存在与“风水”有关的因素,因不解其缘,不敢妄加评述。
大崎下水井井栏“双井埪”,在崇武众多水井中独一无二。可惜,因年久失修,加上台风影响,井腹倒塌,加之其位置靠近蒋氏大厝主体建筑,该井已被封井禁用。Z
    (四)、典当厝砖井。距大崎下双井埪东侧约三十米,有座陈氏(福全)大厝——典当厝。 2013年惠安县博物馆等单位编撰出版的《恵安文物史迹•金融商贸建筑》之《典当厝》中记述,“典当厝位于……西门街79号⋯⋯正面为街,通往西门街……天井中有一古井,保存完整。”
典当厝古井,有别于生产生活水井。一、功用。典当厝古井,为储存当品,防盗而造。二、构造。做为储存物品的地下井,防潮防湿不可忽视。于是,采用吸水性较好的红砖砌筑井腹。井深度不大,砖缝抹上水泥。井内阻止水份渗透。三、形状。圆柱形。综合该井特点,归纳为“典当•储物•圆形•砖井”。
    (五)连厝土井。西门街东端南侧是连氏(寮东)大厝。连氏大厝大爿大房与崎头之间的走廊中有一口水井。该井自地面挖掘,形成坑状,下宽上窄。井中见泉后,井腹保持土质原状,没有采用仛何材料(如石块或砖头)砌筑井腹,只在井口摆放条石,安装井栏。该井因井腹特殊,人称“连厝土井”。
    保存于西门街上的古代水井还有很多——“砧皮”郑氏(荥阳)大厝东厢有口古井;典当厝对面东侧的何氏(庐江)大厝东巷有口古井:典当厝对面西侧的张氏(霞田)大厝内既有造于天井中用于生活的水井,又有造于后花园供浇灌花草的水井;还有西街南侧巷边的善信捐造井栏刻字的“湧泉井”……它们构成崇武古代水井文化之大观。

【古城文化友情提示】大典尊重原创者版权,本文由崇武陈建民撰写提供。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。

上一篇:走街串巷(崇武讲古系列)之--南门街

下一篇:走街串巷(崇武讲古系列)之--东门街

TOP

© 泉州大典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 闽公网安备35052102000537    闽ICP备05000897号   
全国咨询热线

0595-87679000